欢迎您访问贵州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贵州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三)

2018-11-13 17:05来源:贵州自考网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列宁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这两种形式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特征所决定的。

先从客体方面来看。任何客体即认识对象都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比较表面、比较多变的方面。客体的这个特征决定了认识主体对它的反映形式必然分为两种: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形式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形式。

再从主体方面来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感觉器官,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一部分是思维器官,即人的大脑。当然,这两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认识过程中是同时起作用的。但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器官看作主要是反映客体的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器官——人脑则反映客体的本质、内部联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例如通过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通过味觉反映事物的味道等。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体的认识。例如通过把红的颜色、圆的形状、甜的滋味等感觉的综合和组合,人们可以获得对苹果的知觉。知觉高于感觉,但它仍然属于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例如我们头脑中再现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勇夺冠军的场景。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比感觉和知觉更高级,因为它是对象不在眼前而产生的对该对象回忆的认识。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概念是理性认识的细胞,有了概念就可以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这种判定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事物的性质是在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判断也是对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认识。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所以能相互转化,就是因为二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有区别,可是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它们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由此可见,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哲学史上,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两者各执一端,各有片面的理由,而在认识的整体上,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沦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足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人们在实践中,最先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同认识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产生感性认识。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毛泽东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问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①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停留于、满足于感性认识,因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②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思维的加工,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维的加工是人脑的活动,极其复杂,有待于脑科学的发展才能真正搞清楚。现在人们只是知道思维加工的大致过程,这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经过这样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凋查就是收集大量的感性材料,研究就是对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在实践中,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至此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这只是认识运动的一半,还有非常重要的另一半没有完成,这就是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都未能做到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和统一起来,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

第二,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在第一次飞跃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在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是得不到解答的。必须把这一阶段获得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取得了预想的结果,一般说来,如果与预想的结果一致,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部分一致就是部分正确,完全一致就是完全正确。反之,如果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就证明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部分不一致就是部分不正确,完全不一致就是完全不正确,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纠正或补充。通过这样的过程,人的认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指出:“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简言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这就使得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

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江泽民指出:“认识的发展变化,包括出现不同意见、不同观点的讨论,这是正常的,说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往往总是要经过反复认识和反复讨论,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才能得到比较科学的认识。”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恩格斯指出:“人类的思维是至上的,㈠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②这里讲的循环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人的认识运动既不是简单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具体的物质活动,认识产生于实践,因此,有什么样的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产生了许多革命的理论和战争的学说,这些理论和学说就是对革命斗争实践和战争实践的认识。今天,我们关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就是对我国现在实践的认识。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这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客观世界和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都是不断发展的,旧的过程结束了,新的过程又开始,从而决定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一个不断产生一不断解决一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总之,实践~认识一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认识论上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违背了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或者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搞冒险主义,犯“左”的错误;或者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搞保守主义,犯右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①这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贵州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二)

下一篇:贵州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四)